——记无锡市人大代表、惠山区堰桥街道长安社区党总支书记施志清 他既是一位社区的“当家人”,也是一位群众的“代言人”。作为社区领导,他肩挑社区发展和建设重任,心系社区百姓,兢兢业业搞好社区工作,积极为民谋福祉;作为人大代表,他利用身处基层,广泛接触选民群众的有利条件,倾听民声民意,为民代言执言,切实履行代表职责。他长年富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老百姓的广泛认可,他就是无锡市人大代表、惠山区堰桥街道长安社区党总支书记施志清。 长安社区常住人口8052人,暂住人口15860人,有大小型企业155家,其中销售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有7家。社区“家”大“业”大,要当好这个“家长”绝非易事,一直以来,施志清把带领社区老百姓共同致富作为他工作的首要目标,一切以群众利益为工作出发点。他创新工作理念,提出了创“实力社区”、“开放社区”的口号,确定了以外贸生产、加工为龙头,以轻纺为主柱,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工作重点,同时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富裕型社区建设。他制定了全体社区干部每月定期进宅入户的工作制度,融洽了干群关系,与困难户、特殊家庭、企业间架起了沟通桥梁。经过努力,长安社区成为全区第一批5个农村新型社区之一,2008年工业销售达到11亿元,2009年完成工业销售11.17亿元,完成利税5325万元,经济发展名列堰桥街道前茅。 为了改善人居环境,社区对街道、集市和村巷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在大万巷设新农村示范点,共拆除违章建筑350平方米危房、旧房拆除820多平方米,硬化村巷道路7800平方米,修建柏油路500多米,彻底消除了居民出行走泥路的现象;投资50万元,清理河道淤泥、开展“家河整治”、疏通下水道,排污水管网。投资100万元建造休闲景点、体育活动场,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2008年起还免除了社区所有农户的机耕费和水资源费,仅此一项就使社区居民受益15万多元。 社区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构筑和谐社区不可或缺的部分,针对社区内外来人口众多的现状,施志清专门设立了社区外来人口培训管理学校,两年来培训外来务工人员2800多人次。积极推行新型合作医疗,社区居民参保率达到99%。同时,还投资400万建成了社区服务中心,中心内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青少年绿色网吧、社保站、爱心超市、警务站、企业家协会、老年人创作室、青少年校外课堂、党员活动室、文艺活动室一应俱有。 百姓富裕了,文化生活丰富了,施志清又将目光转向了推进社区民主法制建设上。去年以来,堰桥街道在全区率先推行党群民主议事制度建设,长安社区是试点之一。施志清在试点会上把社区党群民主议事会定性为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一种协商机制。在议事议题内容上,鲜明地提出了社区重大事项、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涉及稳定的重要事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突发性事项等“五个必议”,社区议事会成员也全部由居民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民主推选产生。前年,京沪高铁工程建设涉及到长安社区50多户人家的口粮田。许多村民对征田费、土地调整有着不同想法。社区及时召开民主议事会听取群众意见,传达国家相关征地政策,并反复推敲,拿出了大家都认同的方案,确保了国家重点工程的如期推进。两年多来,社区通过党群民主议事会讨论解决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集体资产租赁、村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群众知晓度、参与度高了,怨气自然就少了。这个有着8500多村民、1.6万外来人口的社区,迄今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群众对施志清致力推行的这一基层民主创新之举无不拍手称道。 在致力于发展好社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工作的同时,施志清心中总是装着一本“民情帐”,哪家有孤寡老人,哪家有残疾人,哪家有军烈属,哪家生活困难,他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十多年来,他一直默默地坚持帮扶社区里一名叫顾梅的孤儿,每年开学前学习用品、学费都提前为她准备好,春节前御寒的冬衣、年货又是满满的一大包。平时工作之余,他还主动询问顾梅的学习情况,鼓励她好好学习,长大成才。走访社区过程中,听说低保户陆云霞的儿子要结婚,经济拮据,他立刻拿出了1万元送到了陆云霞手中。陆家千恩万谢,施志清却说:“好好办婚事,把小家庭建好,将来勤勤恳恳工作,幸幸福福生活比什么都强!家和万事兴,我们的社区就是需要这种圆满和谐!”在个人捐助的同时,施志清也深知个体的力量毕竟有限,应该寻求建立更为长效的帮困机制。在他的积极倡导下,长安社区成立了爱心基金会,发动社区内的企业积极捐款,迄今募得了100余万元,全部用于社区内的爱心救助。 施志清代表(左)走访选民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每当看到人民群众希冀的眼光,就觉得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我深知,人民给了我权力,更赋予了职责,我只有不辱使命、矢志不渝,才能不负选民对我寄予的厚望!”说到该如何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时,施志清的语气坚定而诚恳。 每逢岁尾年初举行人代会时,也是社区工作最繁忙的时候,施志清总是把社区工作安排好,积极参加人代会会前视察、接待选民活动。人代会期间,他多次提出建议,实实在在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了一些困难问题和烦心事,维护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闭会期间,施志清常常利用自己与百姓接触多、交往广的工作便利,广泛听取群众呼声,了解民情、民意、民愿,积极提出建议。在去年市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见面周”活动中,施志清了解到锡澄高速公路因两边绿化租用了惠山区堰桥街道姑里社区七个生产队的土地,政府支付了一定的租金,但周边百姓意见较大,普遍认为租金偏低的情况。通过深入调查,他提出了锡澄高速公路旁租地农民进社保的建议,在市政府相关部门办理建议过程中,又多次与市、区两级建设和社保部门联系沟通。市政府高度重视,对建议涉及的相关问题及时进行了解释,给了群众一个较为满意的答复。 在社区这片工作热土上,施志清已干了10年。10年里他洒下了无数的汗水,也收获了群众的口碑,得到了应有的荣誉。他所在的社区先后荣获了江苏省民主法治村、无锡市平安社区、无锡市科普文明社区、无锡市残疾人工作五星级社区、惠山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惠山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示范村(社区)、经济发展工作先进单位、平安创建先进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文体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他个人也被评为惠山区优秀党支部书记称号。2007年当选无锡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后,他的干劲更足了,他说,他要把人大代表这个称号转化成一种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的动力,在社区建设、为民谋利的征途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徐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