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惠山区人大代表邓晓华 做老师,先后荣获无锡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惠山区师德高尚好园丁、惠山区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三次获得教育局嘉奖,一次获区政府三等功;当人大代表,连续两届被评为“区优秀人大代表”。多年来,邓晓华用她的敬业、担当、热情、执着、智慧,以及女性特有的柔情与坚韧,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履行代表职责的道路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辛勤播种,饱含热爱与执着 从教26年,邓晓华老师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工作,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竭尽全力帮助学生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担任钱桥初中语文教研组长后,她更是视学校为家,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使命,把工作视作生活,全身心地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工作日,她常常是“披着星月来、踏着夕阳归”,一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几乎成了她生活的常态。甚至寒暑假、节假日也常用于学校工作,或制定教研活动方案、撰写计划。或编制试题、批阅学生习作,或钻研教材教法、阅读各类书籍。她坚信,态度决定一切。播种者,只有靠勤奋的耕耘才能有所收获。多年来,在工作中她坚持做到“五勤”:勤学习、勤访谈、勤思考、勤写作、勤协调。在她的倡导与推进下,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团结拼搏的“初三精神”成为钱桥中学教师的行业精神。 在邓晓华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有着无限的潜能。上届初三,在学生刚升入初中时,小学教师介绍说,这一届学生是近十年来基础较差的一届,面对这样的生源质量,她不怨天尤人,执着发扬“初三精神”,用耐心和细心帮助每一个孩子拥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树立学习与生活的自信心,让他们在中学学习生涯中得到最大的发展。她潜心钻研教法与学法,努力优化课堂结构,探究适合钱中师生的课堂模式,成为钱中语文教育教学领军人物之一;她认真开展“有根德育”专题教育,编写并使用好“校本教材”,成立以“引领、带动、辐射、研讨、发展”为宗旨的“扬帆工作室”,帮助一批年轻班主任尽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骨干班主任;她热情参加“青蓝结对”活动,在业务上悉心指导帮助刚参加工作的语文老师,邀请他们来听自己上课,谈论每堂课的收获与遗憾……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源于她对学生和教育事业的热爱。 “每个孩子对于钱中来说是几千分之一,但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是百分之百, 只要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邓晓华老师如是说。 积极履职,凝结智慧与责任 2007年, 邓晓华当选为惠山区人大代表。面对人民的信任与重托,邓老师感到光荣,更感到肩负的责任,“怎样履行好代表职责,不负人民的重托”的思考,始终萦绕在她心头。 邓晓华认为,人们或许无法改变社会的生活方式,但可以选择面对社会的生存方式。作为教师,作为人大代表,她将“工作,学习和思考”作为自己持有的生活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她总是挤出时间学习,积累资料,在坚持理论学习的同时,也不放松人大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及其他新知识的学习,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学用结合、学用相长。经常与优秀教师和同事领导交流,渐渐她对教育、对学校、对学生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实际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对教育的基本理解,向区人代会提交了多条“关于希望区政府继续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她利用工作之便,经常和一线教师联系,了解他们的需要和想法,宣传我区的政策和取得的成就。在任职期间,适逢惠山区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2009年下半年,绩效工资正式发放,有一些教师对绩效工资发放考核机制表示怀疑。她坚持深入群众,倾听教师们的意见,宣传上级有关部门的意见和政策,并在区人民代表大会上为教师发出呼吁,提出建议,还专门为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撰写了调研报告《惠山区绩效工资实施调研情况》。她还和顾晓军代表一起走访区内一些学校领导,了解学校工作中有哪些需要政府协助解决的问题,向人代会提交了“关于政府规范小学生上学乘坐校车的管理”的建议。这些建议都得到了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逐步得到了落实。 在闭会期间,她认真积极地参加代表活动,和小组其他代表走访过许多优秀企业,听取过一些单位的工作汇报,参加了各项检查、视察和调查及其他代表小组活动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融入地方的事务管理,履行了人代表的职责,成为名副其实的“优秀代表”。 (文:惠山区钱桥街道人大工委 章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