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人民代表大会 | 区人大常委会 |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 专门委员会和工作机构 |
学习先进理念 对标乡村振兴 | |||
| |||
今年以来,阳山镇人大主席团先后组织部分区、镇人大代表赴宜兴市、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学习先进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开阔视野,见贤思齐,积极履职,为阳山镇的乡村振兴战略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4月20日,阳山镇的部分区、镇人大代表赴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考察学习。该村位于西渚镇西部,依山傍水,可谓是“明星村”。近年来,白塔村围绕“生态立村、文化强村、旅游富民”的目标,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美丽乡村之路,呈现出生态环境日益优美,高效农业协调发展,旅游特色日益彰显、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态势。用全国人大代表、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的话说,就是“高效农业带动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反哺高效农业”。代表们在参观中发现,白塔村在特色瓜果、观赏花木南天竹、优质茶叶、精品蔬菜等农产品基础上建立了“白塔味道”特色产品,结合当地的于伶纪念馆、古窑展示厅、民俗陶瓷馆、乡村记忆馆、金丝楠木展馆、星云大师——白塔书院等文化场馆景点,打造出独具白塔特色的系列精品旅游要素。 代表们在一路走一路聊,对比先进找差距,对照问题找方法。宜兴和阳山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条件相似,以白塔村为例,丰富村落旅游要素,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通过此次学习,代表们对先进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都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感悟,纷纷表示,要结合阳山实际做出通盘考虑,以桃文化为基点,充分释放生态与文化中蕴含的经济社会效益,为建设蜜桃小镇作出新的贡献。 5月24日,阳山镇的部分区、镇人大代表和村民代表又赴陕西咸阳袁家村考察学习。该村总面积800亩,户籍人口62户,286人,日均客流量过万,年旅游总收入2.8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作为“中国乡村旅游第一网红村”,袁家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方面有着独特的思路和路径。 在袁家村村委负责人的带领下,代表们首先来到袁家村村史馆,了解“第一网红村”的前世今生。村史馆按照“艰苦创业”“兴办工业”“发展旅游”“关中作坊 关中小吃”“乡村度假”几部分全面展示了袁家村脱贫致富、由弱变强的全过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袁家村还是一个贫弱小村,几代袁家人从平整土地、打井疏泉开始做起,逐渐从一产转向二产,打石灰窑、办水泥厂。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老书记郭裕禄以超前的意识带领全体村民进军西安房地产业,随后又投资制药厂,以袁家村为原型进军影视业,拍摄电影《黄土魂》。经过二十年的努力,村民渐渐富了起来。但进入到二十一世纪,袁家村和千千万万农村一样面临着空心化问题,于是,村书记郭占武从二产回归一产,逐渐转向三产服务业,以食品安全为着力点,打响“关中作坊”、“关中小吃”的名气,又引进民宿、酒吧街等元素,邀请本地年轻人返乡免租金创业,正是这样创新的理念和发展的思路,才造就了今天的袁家村。 随后,代表们分别实地走访了袁家村祠堂街、回民街关中民俗文化街等特色区域。在关中作坊和小吃街上,代表们发现,餐饮类店铺所有原料均来自本村的作坊区,这样一来带动本村产业发展,二来食品安全得到了保证,除腌制类食品外均不过夜,所有的食品用油2小时更换一次,给食客提供了放心食品。“否则甘愿后代受穷”“如掺假,甘愿祸及子孙”,每家每户挂牌的承诺更是给了游客一颗定心丸。 “啥叫服务?服务就是让来到你这里的人感觉到舒服”,正是以这样的落脚点,郭占武书记带着袁家村几十户村民,脚踏实地,继承创新,打造出了今天的“关中民俗第一村”。通过实地走访和与村干部的交谈,代表们纷纷表示,袁家村以合作社村民入股的形式发展集体经济、以食品安全为切口形成村内的产销一体产业链、村集体对村民收入的再分配等先进经验值得学习。阳山镇拥有“火山文化”“禅文化”“桃文化”“书院文化”等得天独厚的资源,要秉承“共同富裕”的理念,创新思路、拓展路径,真正做到藏富于民,在乡村发展的道路上走出“阳山路子”,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阳山案例”。 (文:宋睿鑫) |
欢迎登陆惠山人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