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人民代表大会 | 区人大常委会 |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 专门委员会和工作机构 |
加强固废污染防治 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 |||
| |||
——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 (2018年7月3日)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是我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环境质量,创造美好生活的一项重大战略之举。根据年初提出的工作安排,区人大常委会于今年4月至6月,组织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废污染防治法》)的执法检查,通过检查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实施法律情况,对固体废物产生、收集、处置利用企业和单位的规范化管理情况,全面了解掌握我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情况,并通过执法检查,督促整改一批违规行为,查处一批违法行为,促进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为了搞好这次执法检查工作,区人大常委会成立了执法检查组,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顾智杰担任组长,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金良担任副组长,区人大常委会驻会组成人员、有关办事机构负责人担任组员,部分区人大代表也参与了这次执法检查活动。 这次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了固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中,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依法实施监管情况,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重点检查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情况;重点检查了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情况。 在执法检查的方法步骤上,围绕调研准备、法律学习、执法检查、总结报告四个阶段,组织开展了相应的工作: 一是抓好执法调研。4月上旬,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执法检查组副组长陈金良带领区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工委和区环保局、城管局的负责人,采取明查暗访的形式,对具有代表性的15家企业和单位进行了现场执法调研;4月中、下旬又组织召开了区相关职能部门固废污染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等三个方面的座谈会,就《固废污染防治法》实施以来的贯彻落实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措施,深入进行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区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部分镇(街道)分管负责人、环保分局长、城管办主任、环卫所长,部分区人大代表,相关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座谈。 二是组织法律学习。4月份,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组织全体成员自学《固废污染防治法》的基础上,又邀请区环保局副局长陆新对全体执法检查组人员进行了专题学习辅导。 三是开展执法检查。5月下旬,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赴相关镇(街道)进行现场重点检查,并专题听取区人民政府关于我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情况汇报,提出了审议意见和建议。 四是进行总结报告。6月上旬,对执法检查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汇总,起草并形成了执法检查报告初稿,提交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6月中下旬,根据主任会议提出的意见对执法检查报告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向本次会议进行报告。 执法检查组认为:在贯彻落实《固废污染防治法》中,区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措施扎实,做到了责任落实,制度落实,监管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我区传统型的工业产业结构和城市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状况不容乐观,问题和“短板”依然十分突出,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我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现将《固废污染防治法》的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贯彻落实《固废污染防治法》的主要工作及初步成效。 固废污染防治面广量大,任务十分繁重,全区上下紧紧抓住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两大重点,开展防治工作。 1、出台实施意见,规范管理制度,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近年来,全区先后细化出台了《惠山区危险废物转移网上报告审核实施意见》和《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政府关于规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工作等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分别将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源头减量和环境安全等指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通过加大《固废污染防治法》的宣传力度,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紧扣责任链条,层层传导压力,全区各级履行工业固体废物治理和监管责任得到了增强,工业企业危废申报数由200多家增加到700多家,网上申报率由2015年的56%提高到现在的95%以上,工业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达标率从67.5%提升到93%以上。 2、突出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危废处置能力建设得到加强。针对惠山产业特点,我区高度重视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设,通过几年的持续推进,惠山已建成并投产的危废经营单位10家,主要从事废酸、废碱、乳化液、废油处置、电镀污泥预处理及包装桶清洗、废铅蓄电池收集等,年处置利用总能力共48.75万吨、年可清洗废包装容器总能力20万只。目前,惠山焚烧、填埋类危废主要依托无锡市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处置有限公司或跨省、市转移处置。此外,我区积极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建设,目前已建成一般工业污泥处置单位2家,总处理能力25.8万吨/年,基本能满足惠山一般工业污泥的处置需求。 3、司法紧密协同,保持高压态势,打击和震慑固废污染违法犯罪行为。先后开展了工业污泥、危废产生及经营单位、涉酸企业、汽车4S店及修理行业、医疗废物的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了“洋垃圾”走私、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等违法行为,涉及企业1000多家。开展了危险废物“减存量、控风险”三年专项行动,突出重点行业的固体废物监管,对印染、电镀、化工、电子等固体废物产生重点行业,进行了两轮交叉执法检查,对工业固体废物违法犯罪行为持续保持依法严惩高压态势,监管执法力度前所未有。2017年,全区立案查处涉及固废危废违法行为案件35件,依法关停、取缔5家无证无照废塑料、废电子电器等废品回收作业点,取消2家企业进口固体废物许可证延续资格,其中涉嫌环境污染移送公安立案侦查3件,涉案犯罪嫌疑人10名,有力震慑、警醒了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4、村收集镇转运,区里集中处理,建立了完整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去年我区在惠联热电厂和桃花山填埋场处置的生活垃圾共计约27万吨,平均日处理量达739吨。全面取缔吊装式、地坑式垃圾中转站,建设启用压缩式生活垃圾中转站12座,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达到810吨,实现了转运站服务的全覆盖,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区村级垃圾收集站设置56个,覆盖率达到73%,通过集中收运、集中清洗、集中排污,减少了二次污染和噪音扰民,提高了收运效率,节约了收运成本,有效地解决了自然村生活垃圾分散收集的弊端。 5、设立处置场所,规范运输管理,建筑垃圾收运逐步走上正轨。今年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收运处置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各板块设置一定规模的建筑垃圾处置场所,收纳处置所在辖区的装修、拆迁垃圾,并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年内全区将建成装修垃圾处置场所11个,堆放量达到61万方。装修垃圾逐步实行各镇(街道)环卫部门专运,运输车辆做到统一颜色和标识,并安装车载卫星定位装置,接入市、区级监管平台。同时,年内将建成渣土垃圾处置消纳场地3座,堆放量达520万方,主要用于调配市、区渣土垃圾的处置,车辆运输实行全路程许可管理,许可内容包括建筑渣土垃圾的来源、运输线路、处置地点、车型、数量、运输日期等,以及收纳点的接收回单,实行两点一线的全过程监管,彻底解决目前存在的工程车辆违规问题。 二、固废污染防治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我区在固废污染防治上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依然存在着“三个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即:固废污染防治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固废污染处置能力与我区的区情不相适应,固废污染监管能力与现实状况不相适应。具体表现为: 1、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违法处置力度有待加大。如由于缺乏规范的固废鉴别标准,导致鉴别程序和鉴别机构不能规范运作,危险固废鉴别难,取证成本高。同时,由于《固废污染防治法》对一些违法行为罚则过轻或不够明确,导致对违法者缺乏强烈的震慑作用。 2、管理力量相对薄弱,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工业固废污染防治涉及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等,企业众多,面源广泛。面对监管工作负荷重、难度大、专业性特别强的状况,我区存在着监管机构不全、执法力量不足、监管能力薄弱的问题,区环保局仅有2名专职监管人员,环保分局基本是兼职的,从而导致监管力不从心、鞭长莫及。同时,危险废物转移运输监管涉及环保、交通、公安等多个部门,由于实际工作中联合监管和信息共享的不顺畅,导致跨区域运输存在着监管漏洞和风险隐患。 3、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我区面广量大的固危废产生企业,大部分脱胎于乡镇企业,环保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环保意识淡薄,管理水平有限,从而带来环评中危废评价不充分、不准确、不全面甚至漏评的问题。少数单位危废利用设施未经审批就擅自投入使用;少数企业危废贮存设施“三防”措施不到位,随意堆放或露天堆放;还有少数企业出入库台账记录与实际库存不符或无台账记录,危废管理标准不高,要求不严。 4、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处置能力缺口较大。全区每年产生危废总量约30万吨,其中,危废焚烧和填埋类处置能力严重不足,目前无锡市内仅无锡市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处置有限公司可以处置,且换证经常延期,而危废跨区处置由于费用昂贵,企业往往比照选择多家处置单位,从而带来办理时间长、危废处置难、存量胀库风险高的问题。 5、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尚待完善,投入力度尚需加大。目前环卫设施与设备数量不足,中转站设施设备更新缓慢,道路清扫的机械化水平低,垃圾收集、中转和运输的效率低,环卫工人工资整体偏低,招工困难,专业队伍人员不足,素质偏低,阻碍了环卫工作的正常发展。中转场站建设管理落后,中转压缩设备规格型号不一,压缩工艺不同,转运车辆配置不统,影响到转运效率发挥。进站垃圾疏于监管,工业、建筑垃圾与其他垃圾混杂,既损害到中转站设备,也影响到生活垃圾的正常处置和市容环境面貌。由于缺乏污水处置和除尘除臭设备,中转站存在着二次污染问题。垃圾分类工作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知晓率、准确率和覆盖率都比较低,源头减量政策执行不到位,垃圾减量化工作与生活垃圾的急剧增长不相适应。 6、建筑垃圾场站建设亟待加强,监管措施尚需落实。全区虽然确定并正在建设的建筑垃圾填埋处置消纳场所有580多万方,但按照目前建筑装修、渣土垃圾的堆放进程,堆放使用的期限仅为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土地资源十分紧缺情况下,如何重视填埋消纳场所建设,合理控制使用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建筑垃圾处置场所的缺乏,装修垃圾、拆迁垃圾、渣土垃圾偷倒乱倒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市容环境。工业固废、危废混入建筑垃圾收运堆放的现象同样十分严重,造成了生态环境安全上的隐患。 三、进一步加大固废污染防治上的几点建议。 1、加大《固废污染防治法》的宣传力度,增强各级抓好固废防治工作的意识。从大环境来看,目前各级对水、气、土壤的污染防治十分重视,而对固废污染防治还没有提到应有的重视程度,全社会缺乏应有的共识。必须切实加大《固废污染防治法》的宣传力度,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保护生态环境工作提到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把它放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等重要地位来对待,增强各级抓好固废污染防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增强协同配合、全力监管意识。加强对固体废物产生、收集、处置利用企业和单位法人的法律宣传,强化企业和单位的主体责任意识,更加自觉地重视抓好固废污染防治工作。要通过网站、电视、报刊、新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报导,抓好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宣传,增强人民群众的监督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识,有效促进固废环境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2、加大工业固废污染防治投入力度,切实提高固危废物处置设施的能力。一是提升焚烧能力,重点抓好焚烧处置酸洗污泥5万吨、其他固危废5万吨的“等离子融熔气化技术处置危废项目”,确保年内竣工调试。二是提升利用能力,2020年前完成废硫酸、废盐酸、废碱、含铝污泥、废乳化液、废油和废包装桶清洗等危废再回收利用能力的扩容建设。三是提升一般工业污泥处置能力,探索依托污水处理厂引进深度脱水先进技术,实现源头减量。对惠联热电厂要督促其加快采用焚烧新技术,提升污泥焚烧能力,减少飞灰产生量。加快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提高处置能力,促使本区域固体废物尽量在本地处置。 3、进一步探索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运作机制,逐步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的格局。增加区级财政投入,纳入专项预算管理,抓好环卫设施的维护建设、运行发展,增加垃圾收运点、商品房和安置房小区建筑垃圾收集点,加强中转设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垃圾分类终端处置设施建设,推进环卫保洁机械化。按照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和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重点抓好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的处置,力争到2020年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70%。同时,要切实解决垃圾收运中的二次污染问题,并积极引进国内资质企业,开展对建筑垃圾的综合资源化利用,抓好装潢大件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造福百姓。 4、加大固废污染防治的监管执法力度,营造震慑违法行为、违法犯罪的强烈氛围。建立健全工业固危废联防联控长效机制,巩固大排查成果,遏制固危废非法转移、倾倒;加强对建筑垃圾运输单位、运输车辆路面执法,加强建筑垃圾源头监控、建筑垃圾消纳场监管,切实解决建筑垃圾偷倒乱倒,运输车辆无许可无路单的擅自处置,建筑垃圾源头管理不规范,工业垃圾有毒有害垃圾混入等突出问题。加强相关职能部门联动配合,既要按照《固废污染防治法》的要求,履行好部门各自的职责,又要协同合作搞好联合执法、专项整治。对违反《固废污染防治法》行为的有关企业和单位,司法部门要依法立案严肃查办,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使我区的固废污染防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5、加强固危废管理队伍能力建设,切实提高依法监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充实配备区、镇(街道)固危废监管队伍的力量,抓好固危废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完善规范固危废管理机制,升级固危废管理系统,切实提高固危废污染防治工作管理水平。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在编制不足、监管力量明显缺乏的情况下,通过聘用合同制的方式,充实配备城管力量,并通过创新管理手段,确保城市管理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加强基层环卫队伍的建设,通过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待遇,增强环卫队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6、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在淘汰落后技术工艺产能、低效产出上寻找新出路。不断提升固危废处置能力建设,解决危废出路问题固然十分重要,但根据我区的环境容量和发展资源,固危废处置能力建设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充其量只能是治标而不治本。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对现有固体废物产生、收集、处置利用企业和单位,进一步排查摸底,摸清亩均产出情况,列出环境监察问题清单,重新报批固危废环评。对工艺技术落后、整改无望、产出效率低下的固废污染企业和单位,要通过实施关停并转,重新整合资源,减少固危废影响,改善生态环境,腾出发展空间。 |
欢迎登陆惠山人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